
洗澡篇:
1、浴盆——必备。哪怕自家有浴缸。小宝宝洗澡频率高,用水少,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具体买什么样的,就看需要啦。我们家买了个大的,外婆家就用个大脸盆,都能解决。
2、浴网——虽然不用也能洗,但是还是能方便很多。尤其是新妈妈,小宝宝安稳地躺着,妈妈就不用手忙脚乱的了。
3、纱布——必备。很柔软。
4、大毛巾/大浴巾——必备。
5、洗发精/洗浴液——必备。洗浴液我用的是贝亲的液体香皂,男宝宝,油比较大,浴液有点不够劲。
6、爽身粉/按摩油——胳膊、腿、脖子等有弯的地方是必涂的,其他地方可涂可不涂。屁屁的护理尤其重要了。按我妈的话,就这个活象绣花似的,得弄好了,不然很容易红。
下面就专上屁屁护理篇啦!
吃饭篇
1、奶瓶——母乳喂养的话:2个足够用了。
2、小勺——必备的,刚出生就要用,在医院喝糖水。长大点了训练吃辅食。我买了贝亲2只一套的那种。深的喝水的那个很好用,喝水不太漏,一般的家里用的小勺起不到这样的作用。小的吃果泥的那个就一般啦。
3、小锅一只——多用途。可以消毒奶瓶,温奶,之后给宝宝做辅食。反正总归用得到的。
4、奶瓶刷
以上新生儿就够用了,针对4个月以上宝宝还需要:
5、小斩板/小刀一只——主要是分开生熟用的。小宝宝用的需要消毒,所以小的比较好用。还配一把专用的小刀,不用新买了,家里刀具里面挑一只切水果的,消毒就好用了。
6、小碗一只——吃辅食用。推荐那种专用的,底下有纹路的,可以帮助进一步碾碎食物。
消毒的话,夏天是比较关键的,冬天几天消一次也就行了。给宝宝准备食品用的器具最好都消毒,所以还是小锅比较有用哦。
日常护理篇
1、安抚奶嘴/牙胶/磨牙棒——我没买,但是不如小手甜,也不如小手经常清洗地干净。而且出牙期会导致牙不正,不推荐使用。 磨牙的话,建议用手指饼干等,还能充饥。
2、吸鼻器——没啥用,不如用温水擦。
3、布尿布,隔尿纸巾等——出生后用了纸尿裤,效果不错,就一直用了。之前我也想用布尿布的,但是现在的纸尿布真的很好用,而且我家baby不红屁股。所以针对用布尿布准备的一切都没有用了。建议想用布尿布的mm可以先少备些。
4、护肚脐带——送的套装里都有,所以搞了好几根,但根本就用不到。不是跑上去就是掉下来,建议给新生儿买连体衣(最好是田鸡型的,小,好洗)当最里面穿的一件。
5、脚套手套——手套不要用,影响触感!脚套看着可爱,很快就不能用了,不如袜子实用。
6、奶瓶——不要大大小小地买很多,先买一个120ml的。最多再买一个240ml的,换着用(长大以后也可以用)。我家实现全母乳了。所以奶瓶基本上没怎么用过。感觉这两个很够用啦。
7、吸奶器——先备个简易的吧!首先宝宝很可能自己会吸,其次可以手挤,很卫生、很方便。这个很多妈妈都有备,也无过。因为如果不懂得开奶的话,吸奶器在最初几天还是用得上的。就是提醒一下,用了几次就闲置的妈妈也很多。
总结一下,吸奶器的用途:1、帮助开奶;2、为不肯吃rt的宝宝用;3、背奶的时候用。看来用途还是挺多的。只不过我都没用到。
8、洗澡用的温度计——感觉热但是不烫就可以了,没用。
9、小床——我家买的是能睡到6岁的床,现在宝宝6个月了,晚上要吃母乳,所以还是跟妈妈睡的,根本没躺过。那种只能睡到半岁的,1m大小的床根本不用买。
10、摇篮——除了放在飘窗上晒太阳之外也没用到什么,和婴儿车的功能是重复的。
11、润肤乳:皮肤真的很干燥的时候,我们涂按摩油/润肤油,顺便按摩;不干燥的时候不会全身涂润肤乳的。弄太久宝宝会闹。BTW,润肤乳比较稀,可以全身用。但是夏天比较油腻的时候也可以涂脸。冬天用霜质的涂脸会比较好。
12、睡袋——由于和大人睡的多,也用不太到,如果要买,建议买大点的,等单独睡了也能用上。
13、奶瓶消毒器——纯粹是德国人发明出来增加育儿的复杂程度的。其实传统的办法很好用,都能达到效果。比如煮奶瓶啊什么的。我们家月嫂的方法是用一个新的微波炉食盒,放水,在微波炉里转奶瓶进行消毒。殊途同归啦。
14、温奶器——我们在家都是热水温的。在外面吃饭什么都是带奶粉、要热水现冲的。
15、搅拌机/食物料理机——小宝宝吃的那点,基本上挂在搅拌机上的残余就够了。当然家里人也要喜欢吃糊状食品就另当别论了。育儿书上也推荐直接用碗勺碾碎食物——这里涉及到卫生的问题。给宝宝准备食物的时候,涉及到的工具越少,可能产生污染的渠道就越少。因此,料理器具里面的筛啊、碾槌啊什么的,也不一定非要使用。宝宝吃的其实很少,小勺小碗完全可以搞定。
屁屁护理篇
1、隔尿垫——就是双面的,底下是塑料防水面,上面是棉布面。主要是换尿布的时候垫在床上、沙发上、飘床上——总之、屁股底下,哈哈。很实用,每次换尿布都用。上面已经沾了一些污渍,说明其充分地发挥了作用。我买了两个,洗了还需要有换的。
2、护臀膏——必备!这个我准备的时候没买。以为润肤的东西就可以替代。错!护臀是有药效的。防止和治疗红屁股用的。
3、湿巾
4、一个小盆——不需要是新的。但是必备。
尿布就不用多说了吧,呵呵
其他篇:
1、出行工具-婴儿车(或者背袋什么的)——具体什么类型、价位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但是强烈推荐买一辆,哪怕只是很简单的。
原因是:对于宝宝来说,户外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天气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每天保证2~3小时最好。这个甚至比准备精美的辅食给宝宝还重要。一方面,能锻炼宝宝的抵抗能力;一方面,能帮助宝宝的认知能力增长,而且这样不认生。
2、小指甲剪——每周至少用两次。
3、口水巾——流口水的宝宝是大多数。多备几条换着用,能很好地保护宝宝皮肤。


必修课1 关爱陪伴更重要
照顾孩子是长期的责任与功课,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父母对孩子应该做的,不只是生养他的躯体,更重要的是愿意抽时间陪伴儿女。不能仅仅以金钱物质满足孩子的需求,内心却缺乏教养陪伴的心思。不论是新生儿,还是年幼的宝宝,只要能够拥有父母的关爱陪伴,就是最好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孩子身心健全的基础。
必修课2 妥善调整规划
在孩子出生之后,父母的责任与压力自然而来。不论是照顾新生儿,还是未来的教养、经费等相关问题,都令人劳心劳力。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不够用是必然的反应。过去常有的应酬与交际,都可能因为教养大事而被迫耽误或取消。因此,生活步调一定要有所调整,重新规划时间,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出先后顺序,才能在教养中从容面对新生活。
必修课3 给孩子宽松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对刚出生的新生儿而言,接触到的是一个与妈妈子宫完全不同的陌生环境,这对宝宝而言是相当大的挑战。因此,很多新手父母常抱怨孩子日夜颠倒,其实,刚出生的宝宝本来就没有所谓的日夜概念,反而是我们应该给孩子时间去适应新环境。不要太着急让孩子养成各种习惯,不要急于培养其各种能力。试着转换一下思维,以平常心陪孩子度过成长的岁月。
必修课4 合理利用资讯
凡是第一次做父母的人,肯定有很多问题需要寻求帮助。因为“父母”对于哪个人来说都是全新的角色,许多事不是夫妻两人就能轻松解决的。这时,惟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才能获得最大的支持。
大型医疗院所的卫教资讯 现在的大型医疗院所基本都有完整且丰富的网站,上面提供的资料有专人维护与监督,而且是比较完整、正确、客观的解答,绝对不是以讹传讹。
大型社会组织或机构 由具有公信力的组织团体或机构发布,也能提供相当可靠的解答。
网络资源 网络讨论区属于经验分享,但建议不要过分相信比较片面的信息,那很可能是个人偏方,不一定有
同一问题寻求不同解答 如果发现宝宝有某些问题,最好多找几个不同专业的人士来解答,或者多找几家医院诊断一下,这样得出的结论比较可靠。
必修课5 戒除无谓的攀比心
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出现太多的攀比,否则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挫折和焦虑感。姑且不说教养成绩上的攀比,即便只是一些普通的客观对比,也会让父母产生不必要的担忧。就拿身高体重等指标来说,每个孩子的发展程度都不一样,只要依照各自的步调正常生长即可,根本不需要与他人做对比。否则的话,很容易就产生压力,进而对原有的成就感造成打击。所以,外来的声音可以适当地接受和参考,但不要过度重视,更不可耿耿于怀。即便对孩子的成长有疑问,也应该首先向专业医师咨询。

当风雨来临时,朋友送你一把花折伞遮雨,你会对他(她)的关心感激不尽,说一声“谢谢”;而对父母为自己营造的避风港湾——家,却从未感激过,对其视而不见。
当你饥饿而身无分文的时候,好心的餐馆主人施舍给你一顿饭菜,你会对他感激不尽,忘不了他(她);而面对父母十几年或几十年为你煮的热饭热菜,自己却从未感激过。
当你穿着旧衣服,别人送你一件新衣服,你会对他(她)从心里感激;而父母为自己提供了几十年的穿衣,却视而不见,从未感激过。
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你,你会对他的帮助十分感激,并牢记于心;而父母为自己解决了无数次困难,给自己开通了光明的大道,自己未曾感激过一次。
当你生病的时候,医生给你医治痊愈,你会对医生感激不尽,用贵重的礼品回报医生,不会忘记医生的拯救之恩。父母给予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没有父母的生养就没有自己辉煌的今天,面对这些,自己从心里感激过吗?
当你事业有成,面对成功的时候,你不会忘记曾为你付出的老师、朋友,对他们感激万分;而面对父母为我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却未曾感激过。你可知道,父母在你背后付出了很多很多……
别人的小小恩惠自己感激不尽,父母重于泰山的付出却视而不见,这不值得考虑吗?无言的父母爱,多么伟大!但父母却从未表述过自己的付出,尽管得不到儿女的理解,但他们却没喊过一声怨言,依然无私的为儿女付出着……作为儿女应该去体会父母那份无言而不轻易发现的爱,用心感知父母爱的伟大,回报自己的父母。
父母的爱是无言的字,只有仔细观察品味,用心感知,才会品尝到父母爱的味道。当你品尝到时,你才觉得原来父母的爱是那样的纯洁、绵长、深沉、温馨……
莫对伟大的父母视而不见,而要存着感恩的心去珍惜它!
顺产然宝宝经过产道的积压而产出,对宝宝有好处。但是对妈妈来说,骨盆会比原来大一些,可能生产以后的身材就不如从前了。顺产主要是胎儿的体位,其次是骨盆的产道大小. 顺产是要胎儿头位入盆,产前B超可以定位,孕后期要多走路. 决定分娩是否顺利的主要因素是产力、产道和胎儿的状况。身材瘦小的人并不一定骨盆(产道)窄小,有很多看起来身材娇小的妇女,其骨盆的大小却很正常。况且,难产与顺产还应综合其它因素来看,在一定条件下两者能互相转化,有的产妇虽然骨盆稍窄小,胎儿中等个,但子宫收缩力强(产力强),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也能顺利分娩。反之,有的孕妇骨盆大小正常,胎儿中等个,但却因临产前休息不好,产程时间长,产妇无力而发生难产。由此可见,身材瘦小者不一定会出现难产或必须做剖腹产。而定期注意产前检查,妊娠期注意休息,对预防难产则是十分有益的。准备分娩的时刻,每个女人都会感到无比幸福和骄傲,但同时又会有些不安。临产有哪些征兆?分娩痛是否能忍受?产程中应吃些什么来长力气?怎样做到顺利分娩……
[临产的标志]
在预产期的一个月内,孕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子宫肌细胞兴奋性增高。有些孕妇会出现不规律的子宫收缩,有时几分钟一次,有时半小时以上才有一次,每次宫缩时间在30分钟以下,并不逐渐增强,反而逐渐减弱而消失,宫颈并未开大,这种情况称“假临产”。孕妇仅感觉到下腹部的轻微坠胀。它常会在夜间出现而白天消失,使孕妇睡眠欠安。确认是假临产就可以回家好好休息,积聚精力。假临产虽然不能使宫颈扩张,但能使宫颈软化,为宫颈扩张做准备。
临产的主要标志是规律的子宫收缩,即:两次子宫收缩间隔5-6分钟左右,持续至少20-30秒并有一定的强度。宫缩时,产妇会有腹痛肚子发硬的感觉。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时间逐渐延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子宫收缩同时,颈口逐渐扩张开,胎儿头不断下降。正常初产妇预计在14~18小时内宫口开全并分娩。
[提醒]
不少孕妇在预产期前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紧张不安,担心把握不住住院分娩时间。其实正式临产有特定的标志。当你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去医院待产。
1.规律的腹痛:当出现规律的子宫收缩即你感觉有规律的腹痛时。
2.破水:通常胎膜在宫缩剧烈、胎儿快娩出时破裂,此时羊水不由自主地从阴道流出。如破膜时间超过24小时仍未分娩,感染3.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大。所以,一旦发生了胎膜破裂,均应立即去医院。
[怎样的妈妈容易顺产]
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胎儿是否能顺利地娩出有很大的可变性。决定分娩是否能顺利完成的因素,不仅存在于分娩过程中,也取决于孕期保健质量好坏。所以,要顺利分娩,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孕期: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对于高血压、胎儿体重异常、胎位不正等妊娠异常情况,可治疗纠正者应及时处理,避免成为影响分娩的潜在异常因素。孕期进行适当活动,锻炼与分娩有关的肌肉(如盆底肌肉、腹肌等),有助于加强分娩时的产力。
[如何做好分娩准备]
作为产妇本人应了解分娩期间怎样能有所作为,掌握一些有助产程进展、缓解分娩疼痛的技巧。对分娩的理解越透,准备越充分,信心越足,顺利分娩的可能性越大。
产时:做好你应该、能够做的事,对你左右不了的事,交给医生解决。不要无缘故地焦虑,只有你主动参与,保证休息和进食,运用你已学到的助产和镇痛技巧,就为分娩成功增添了一份保障。
[分娩时的配合]
我们把分娩的全过程,分为三个时期,也就是三个产程。
* 第一产程的配合
第一产程是从子宫出现规律性的收缩开始,直到子宫口完全开大为止。随着宫缩越来越频繁,宫缩力量逐渐加强,子宫口逐渐开大,直到扩展到10厘米宽(子宫口开全),这时第一产程结束。
第一产程所占时间最长,初产妇需12-16小时。在此阶段,宫口未开全,产妇用力是徒劳的,过早用力反而会使宫口肿胀、发紧,不易张开。此时产妇应做到:
1. 思想放松,精神愉快。紧张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子宫收缩,而且会使食欲减退,引起疲劳、乏力,影响产程进展。做深慢、均匀的腹式呼吸大有好处,即每次宫缩时深吸气,同时逐渐鼓高腹部,呼气时缓缓下降,可以减少痛苦。
2. 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利用宫缩间隙休息、节省体力,切忌烦躁不安消耗精力。如果胎膜未破,可以下床活动,适当的活动能促进宫缩,有利于胎头下降。
3. 采取最佳体位:除非是医生认为有必要,不要采取特定的体位。只要能使你感觉减轻阵痛,就是最佳体位。
4. 另外产妇要乘机补充营养和水分,尽量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如粥、牛奶、鸡蛋等,多饮汤水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来承担分娩重任。
5. 勤排小便。膨胀的膀胱有碍胎先露下降和子宫收缩。应在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前提下,每2-4小时主动排尿1次。
* 第二产程的配合
宫口开全,胎儿随着宫缩逐渐下降,当胎先露部下降到骨盆底部压迫直肠时,产妇便不由自主地随着宫缩向下用力。约经1~2小时,胎儿从完全开大的子宫口娩出。
第二产程时间最短。宫口开全后,产妇要注意随着宫缩用力。当宫缩时,两手紧握床旁把手,先吸一口气憋住,接着向下用力。宫缩间隙,要休息,放松,喝点水,准备下次用力。当胎头即将娩出时,产妇要密切配合接生人员,不要再用力下屏,避免造成会阴严重裂伤。
* 第三产程的配合
胎儿生下后,胎盘及包绕胎儿的胎膜和子宫分开,随着子宫收缩而排出体外。胎盘娩出时,只需接生者稍加压即可。如超过30分钟胎盘不下,则应听从医生的安排,由医生帮助娩出胎盘。胎盘娩出意味着整个产程全部结束。
在第三产程,产妇要保持情绪平稳。分娩结束后2小时内,产妇应卧床休息,进食半流质饮食补充消耗的能量。一般产后不会马上排便,如果产妇感觉肛门坠胀,有排大便之感,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要排除软产道血肿的可能。如有头晕、眼花或胸闷等症状,也要及时告诉医生,以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处理。
[临产时的饮食]
临产时,由于宫缩阵痛,有些产妇无法保持镇静,又不想吃东西,甚至连水也不喝。这些状况对于分娩是不利的。其实,临产相当于一次重体力劳动,产妇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供给,才能有良好的子宫收缩力,宫颈口开全才有体力把孩子排出。不好好进食、饮水就会造成脱水,引起全身循环血容量不足,当然供给胎盘的血量会减少,引起胎儿在宫内缺氧。
第一产程时,由于不需要产妇用力,因此产妇可尽可能多吃些东西,以备在第二产程时有力气分娩。所吃的食物一般以碳水化合物性的食物为主,因为它们在胃中停留时间比蛋白质和脂肪短,不会在宫缩紧张时引起产妇的不适感或恶心、呕吐;其次,这类食物在体内的供能速度快。食物应稀软、清淡、易消化,如蛋糕、挂面、糖粥等。
第二产程中,多数产妇不愿进食,此时可适当喝点果汁或菜汤,以补充因出汗而丧失的水分。由于第二产程需要产妇不断用力,产妇应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糖粥、巧克力。如果实在因宫缩太紧,很不舒服不能进食时,也可通过输入葡萄糖、维生素来补充能量。
在炎热的夏天,临产时出汗多,不好好进食、更容易引起脱水的情况的发生,产妇可选择西瓜汁、葡萄汁等含糖饮料,一方面解渴,另一方面其中的糖份可直接供应能量。为了孩子及产妇自己的健康,临产时注意饮食是很必要的
[分娩准备]
分娩前作好充分的精神和身体方面的准备是保证安全分娩的必要条件。
1、精神准备
产妇应该要有信心,在精神上和身体上做好准备,用愉快的心情来迎接宝宝的诞生,丈夫应该给孕妇充分的关怀和爱护,周围的新戚朋友及医务人员也必须给产妇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证明,思想准备越充分的产妇,难产的发生率越低。
2、身体准备
(1)睡眠休息:分娩时体力消耗较大,因此分娩前必须保持充分的睡眠时间,娩前午睡对分娩也有利。
(2)生活安排:接近预产期的孕妇应尽量不外出和旅行,但也不要整天卧床休息,轻微的、力所能及的运动还是有好处的。
(3)性生活:临产前绝对禁忌性生活,免得引起胎膜早破和产时感染。
(4)洗澡:孕妇必须注意身体的清洁,由于产后不能马上洗澡,因此,住院之前应洗澡,以保持身体的清洁,如果是到浴室去洗澡必须有人陪伴,以防止湿热的蒸汽引起孕妇的昏厥。
(5)家属照顾:双职工的小家庭在妻子临产期间,丈夫尽量不要外出。实在不行,夜间需有其他人陪住,以免半夜发生不测。
3、物质准备
分娩时所需要的物品,怀孕期间都要陆续准备好,怀孕第10月时要把这些东西归纳在一起,放在家庭成员都知道的地方。
这些东西包括:产妇的证件:医疗证(包括孕妇联系卡)、挂号证、医保卡或公费医疗证。
婴儿的用品:内衣,外套,包布,尿布,小毛巾,围嘴,垫被,小被头,婴儿香皂,肛表,扑粉等均应准备齐全。尤其出院抱婴儿的用品必须事先包好,做好记号。
产妇入院时的用品:面盆,脚盆,牙膏,牙刷,大小毛巾,卫生棉,卫生纸,内衣,内裤等。分娩时需吃的点心也应准备好。
【小贴士】
1、你需要为宝宝准备好两盒最小号的一次性尿布和一些婴儿衣物、短袜及婴儿洗发精。
2、你可以带上一瓶婴儿润肤油,因为对于刚刚来临到这个世界的宝宝来说,母亲的抚触按摩可以减轻他(她)的不安、烦躁,而且能早早地感受到亲情母爱。
3、新生儿每日大小便次数频繁,你可以用婴儿护肤柔湿巾方便地帮宝宝清洗臀部,然后再用些婴儿护臀霜来保护他(她)的小屁股。
4、刚出生婴儿的皮肤褶皱处大都比较粘湿,如果你用一些婴儿爽身粉轻拍在这些部位,会让你的宝宝感觉清爽舒适。
5、你可以准备一包脱脂棉,可随时帮宝宝清洁皮肤表面的污物。